1946年8月,在东北战局发展的关键时期,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重要的部队整编工作。其中正规的股票配资,第1纵队和第6纵队的组建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,这两支劲旅不仅是东北战场上最早成立的野战纵队,更承载着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血脉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第1纵队下辖第1师的前身可追溯至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,而第6纵队第16师的渊源更为久远,其最早可追根溯源到1927年南昌起义的部队,以及在大革命时期威名远扬的叶挺独立团。从历史传承来看,第16师堪称是一支流淌着革命先烈鲜血的英雄部队。
这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屡建奇功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它作为红一军团的主力部队转战南北;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整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的骨干力量;经过多次编制调整,最终成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,在华中敌后战场担当新四军重要的机动突击力量。值得注意的是,从该部编入新四军第三师序列,直至1946年四平保卫战前夕,彭明治一直担任这支劲旅的旅长。但在部队改编为第16师后,由于军事主官出现空缺,不得不由副师长王东保临时代理师长职务。
彭明治的军旅生涯颇具传奇色彩。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在这支部队服役,曾担任叶挺独立团的排长,亲历了北伐战争等重大战役。但命运多舛,他一度与部队失去联系。虽然后来重新归队,却长期担任参谋工作,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从团参谋长的岗位逐步成长为军事主官。抗战胜利后,彭明治率领第7旅挥师东北,先后指挥了秀水河子歼灭战、四平保卫战等著名战役,后因健康原因不得不离开前线。在他离任后,部队经过整编,师长职位一直空缺,似乎是在等待他的归来,因此副师长王东保继续以代理师长身份主持工作。
展开剩余63%说到王东保,这位从政工干部转型的军事指挥员颇具特色。他在第7旅时期担任副旅长,抗战期间完成了从营教导员到团长、再到副旅长的成长历程。在著名的城子街战斗中,第16师被赋予阻击敌军增援的重要任务,而攻城任务则由其他兄弟部队承担。这一部署充分体现了上级指挥机关的战略考量——预判到敌军必定增援,因此特意将打援重任交给第1纵队的第1师和第6纵队的第16师这两支劲旅。此后,该部又参加了德惠攻坚战,王东保指挥第16师与独立第二师率先突破城防,虽因敌军增援被迫撤出战斗,但为后续城市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在拉吉林线阻击战中,第16师展现了出色的战术素养。他们成功截击新四军第38师第112团的退路,出其不意地歼灭敌军团部及两个营的兵力。与此同时,兄弟部队也对敌第112团和第114团展开猛攻,最终取得毙伤敌军3400余人的辉煌战果。四平攻坚战结束后,为加强部队指挥,上级特别调派第1纵队副司令兼第1师师长梁兴初出任第16师师长兼纵队副司令。这一人事安排颇具深意——梁兴初曾长期与这支部队并肩作战,熟悉部队情况。虽然第16师在历次硬仗中表现突出,但新组建的第17师战绩同样亮眼,其他纵队也在快速成长,这或许也是上级决定调任梁兴初的考量之一。因此,王东保得以继续担任副师长职务。
然而梁兴初在第6纵队的任职时间仅有短短两个多月,随后便被调往第10纵队担任司令员。在此期间,第16师主要进行休整,未参与大规模作战行动。梁兴初离任后,王东保再次代理师长职务。直到1948年5月,上级作出重要人事调整:调第1纵队副司令李作鹏出任第6纵队副司令兼第16师师长。林彪司令员在谈话中特别强调,第16师虽然战功赫赫,但与获得诸多表彰的第1师、第5师相比还存在差距,希望李作鹏能加强军事训练,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。
李作鹏担任第16师师长长达一年时间。1949年部队南下中南地区,在进军江西后,原军长洪学智调任第15兵团副司令,李作鹏接任军长职务,并负责将第16师改编为第127师。纵观王东保的任职经历,从1946年8月开始代理师长正规的股票配资,历经多次人事变动,期间虽有空降干部接任,但他始终以副师长身份协助工作,最终又因部队整编而重新肩负重任。这种曲折的任职历程,既反映了战争年代干部调配的特殊性,也彰显了这位老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担当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头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